在我们的已有认知里,每天要睡八个小时,身体肯定倍儿棒等等之类的,其实不然,大部分人对睡眠都存在着一些认知误解,那针对睡眠,我们都有过什么认知误解呢?
误解1 一定要睡八个小时
有一个词叫“睡眠建议时长”,这郑州心理医生哪个医院是美国睡眠基金会提出的,其表示,对于成年个体(18岁-64岁)而言,7-9个小时是佳的睡眠时长,同时,6-10小时范围内的睡眠也是可以的。另外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表示,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的,其总体的死亡风险比一般人增加1.5至2倍,可见,睡得多并不是一件好事,睡眠过长可能与“嗜睡症”有关。
误解2 运动可以助眠
按照人体生理结构,白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的确是可以帮助夜间的睡眠;但是在临睡前4个小时内的运动,特别是一些剧烈运动,则是影响到人们的深度睡眠,使得身体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而无法入睡。
误解3 喝酒可以助眠
据美国一份报告显示,发现酒精减少了人在睡眠状态下REM(眼动)的时间,也就是深度熟睡的时间,这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白天的精神状态,以往还可能会对个人的睡眠状态造成的负面影响。酒精虽带有轻微的镇定作用,但不能让人睡得更香,且还会影响到人们在睡眠中的呼吸,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在喝了酒后打鼾声会更大的原因。
误解4 &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不乏和焦虑症患者有所接触,他郑州心理疏导好的医院们往往情绪比较焦躁,而且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比较的警惕,总是消极觉得不好的时候都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等等,常见的病因主要是遗传、剧烈的环境变化等等。nbsp;午休能补眠
大家应该都觉得,午休能弥补夜间的睡眠不足,其实,按照人体内部的生理节律来说,虽不尽相同,但大体与日出日落的规律吻合,正常来说,午休可能会打乱我们的生物钟,导致夜间入睡困难;但如果你在白天实在累到极致,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话,也是可以适当补眠的,但在下午3点之前,睡上一个小时左右就足够。
在了解这些之后,就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睡眠观念,好就养成一个固定的睡眠模式,三餐规律且营养,坚持运动,睡前看看书,听听音乐,喝杯热水奶等等好习惯都能很好地助眠,久而久之,你的睡眠模式固定了,每天晚上生理钟会告诉你该睡觉了,每天早上生理钟也会叫醒你,好的睡眠习惯就养成了,那便再也不用怕失眠了。